把2012年做Processing JS的編碼拿出來改寫為P5.js,再加入一些變化,就變成這個樣子。程式設計圖像就是這樣有趣,永遠有新的可能,也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
教育部高中美術學科中心-新媒體藝術線上選修課程
很榮幸受邀擔任教育部高中美術學科中心-新媒體藝術線上選修課程的課程講師,我負責講授的單元是:程式設計與動態影音圖像。 分成三週(小單元),以開源程式設計平台:Processing作為教材來操作和練習,這個單元的目標,在於讓學生認識程式設計做為藝術創作工具的邏輯,並介紹相關實例。
Three.js experiments
擅長3D電腦圖形、跨瀏覽器的JavaScript函式庫: Three.js的學習與實驗,除了流暢的3D粒子物理特效以外,我認為尤其在於WebXR的部分很有潛力,目前正學習在Three.js製作出3D空間或情境、放到網路上,再透過無線的Oculus Quest頭戴VR顯示器直接連網體驗。在未來5G網速下,這是最直接且快速的創意分享方式。
《深邃》林建忠個展虛擬導覽
幫好友建忠製作的個展虛擬實境導覽
虛擬實境導覽連結:
http://pingyehli.com/vTour/chienchunglin_2020/vtour/tour.html
以科技點亮藝術講座:媒體考古學x新媒體藝術
2020年10月19日傍晚在台藝大的分享,很榮幸能在研發處淺談:媒體考古學x新媒體藝術。
Style Transfer AI Images (2)
Style Transfer AI Images (1)
以p5.js和ml5.js進行的風格轉移影像實驗,以及對AI、藝術創作的再思考。
M309研究室by SKetchUp + SketchFab
用SketchUp畫的研究室模型、匯出fbx檔,再上傳SketchFab編輯燈光與情境,就可以使用Google cardboard觀看,達到VR效果。
植物宇宙觀V.2展示模擬 | BOTANICAL UNIVERSE V.2 DISPLAY DESIGN (2019)
製作植物宇宙觀V.2(2019)的木作實體作品時,同步進行的軟體展示設計模擬。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演講
很榮幸受誌勇老師之邀,2018年4月20日到位於中國珠海市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的媒體藝術與設計系演講。
p5.js 與《時間之花》的相遇
結合Processing的直觀,與跨平台的Javascript而誕生的p5.js:
《古文明未來學》期末展與教學檢討
從「展品設計」到「展覽設計」的提升; 觀念上需提供學生思考、敘事與想像的養分; 技術上需加強學生在物聯網、數據(Data)處理、和虛實整合方面的技術。
創客實驗室參展 2017 Taipei Maker Faire
中國科大互動系創客實驗室於11/4 (六)、11/5 (日)在台北華山藝文特區的2017 Taipei Maker Faire展出。
2017 互動娛樂在產業與教育的新藍海:論壇專文
2017.10.06 論壇專文報導 李炳曄
實驗性主從式架構 An Experimental Client-server Model
最近在實驗當代網路系統常用的「主從式架構」(Client-server Model),可以怎麼應用在裝置設計中,來產生某種表演性?
博士研究概要
這篇文章是寫給自己的,意圖清楚地說出自己的博士研究,為最終論文的修改作準備。
研究分享於2016愛丁堡旅英學人臺灣科技研討會
這是我在【2016愛丁堡旅英學人臺灣科技研討會】作的分享(2016年3月19日於愛丁堡大學)。
Media Art Practice as Media Archaeology — Why and How?
This article is a note for myself (a quick recap of my own method of media archaeology through practice):
Loops-Layers-Lines Show
Loops-Layers-Lines Show at Culture Lab, 18 March 2016.
博士研究:第三年小記
從2014年11月開始著手寫博論,到2015年6月的今天已有大致的架構。
Zombie Media Art – Media Archaeology as Art Methodology
In this article I contextualize the idea of “Zombie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 of media archaeology as art methodology.
第一屆科技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01.11)
Fabricating machines for enhancing spirituality ? 機器創造做為靈性提升的可能?
‘…the Renaissance delight in creating deceptive, moving, artificial figures, as if the vanished world of classical antiquity, or Eden itself, could be recre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artifice, engineering, and magic — the three being not always distinguishable’ (Sawday, 2007:189).
博士研究:第二年小記
博士第二年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找到了論文題目,但這過程還真的是蠻焦慮的。
藝術與科學的甜蜜交融:Kahn & Selesnick
藝術有一套獨特的工具來呈現我們的世界:諷刺,寓言,比喻和幽默。
萬象 | ThousandLoops
以程式碼中的”For loop”及”ArrayList”方法來產生的想像風景。
馬年到 | Happy Horse New Year
畫外之音 | Sound of Paintings
這一件作品視「經驗轉化」(experiential conversion)為數位媒介與美感經驗連結的獨特條件。
博士研究:第一年小記
2013年5月13日完成博士班第一年的進度評核,總算是接近一個段落。這篇小記回顧我第一年的進度,希望能為接下來的研究提供基礎。
文本在數位媒體創作研究中的意涵:一個方法學的探討 | Using Texts in a Creative-production Project: A Methodological Review
這篇文章從媒體藝術創作/研究者的角度,談論在數位媒體創作研究中,文本所扮演的多重角色。
資料詩:揭露真實的樂趣 | Data Poetry: The joy of revelation
即時城市影像 | Live Singapore
Live Singapore, by Sense-able City Lab
Processing JS
Random Thoughts (2012)
Random Thoughts is an on going project to experiment with the images and animation generated by Processing.
新的影像爆發力 | Brand New Image Power
In this article I try to identify the power of “Data Visualisation” in modern visual culture. By explaining the map of Twitter and Flickr location tags, Edward Tufte’s research and the pictures of Challenger STS 51-L, we can understand that the approaches of data visualization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help make right decisions but also to create political and cognitive influences on the viewers.
當編程成為權力 | When Coding is Power
走過近150年的歲月,相機、攝影機從搜奇、記錄生活的初衷,至今成為一種權力的來源,走過了一段蛻變的過程。
被強化的眼睛 | Terra Cibus Project
Caren Alpert在2011年於紐約James Beard Foundation展出使用掃瞄電子顯微鏡(S.E.M)」拍攝各種食物的計畫。這些作品呈現了食物放大三萬倍後的影像,因被拍攝的食物都須先經過脫水處理,所以現在所見的色彩都是經過後製上色,使影像接近拍攝前的樣貌。(上圖:法國炸洋蔥圈)
資訊視覺化的美感 | The beauty of data visualization
在網路、遊戲、手機等介面中,我們已習慣用可視、可觸的介面來操控。這些簡易又明瞭的介面實際涵蓋了龐大的資訊,在最短的時間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數據資料並產生判斷。這個LED Talk的短片讓我們知道資訊視覺化如何透過篩選資料、比較資料與呈現資料,成為當代視覺文化中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一環。
新美學 | The New Aesthetic
新美學:”The New Aesthetics”在近年由James Bridle所創立的部落格網站發起,並在2012年後受到眾多討論的美學議題。
新美學網站:new-aesthetic.tumblr.com
新媒體:一些問題? | New Media: Some questions?
許多人選擇從19世紀中葉的攝影術開始談新媒體,也有人較認同1920-1950年間在歐美陸續出現的融合科學技術的藝術型態,認為那才是新媒體藝術的開端,當時的作品如Jean Tinquely在1960年創作的動力雕塑「向紐約致敬」(Homage to New York),被認為具有當代新媒體藝術的雛形與樣貌。這篇文章僅簡述我對新媒體的認識。
新媒體的幾個特質 | New Media: Some thoughts
當代藝術家所使用的新媒體包含了:數位(網路、互動設計、數位訊號)、光學(雷射、投影)、生物(DNA、生物訊息BioFeedback)、天文、醫療、氣象等科技。若比較上個世紀以前出現的影像媒介,我們很難不發現當代媒介具有令人畏懼的「時效性」,如此短暫的時效性,可能與作品與實用性的距離消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