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3日完成博士班第一年的進度評核,總算是接近一個段落。這篇小記回顧我第一年的進度,希望能為接下來的研究提供基礎。
修課概況
新堡大學博士班第一年的訓練課程主要是幫助我們發展研究計劃、了解哲學思考的根基和培養學術寫作的基本能力。主要課程包括「資訊和圖書搜尋技巧」(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kills)、「質性方法和批判分析」(Qualitative Methods and Critical Analysis)、「闡釋和問題的本質」(Nature of Explanation and Enquiry)等,這三門主要課程各自由多位講師組成,這些講師來自於不同的學院,每一位講師都幾乎都只講一堂課。所以這些課程都是由許多不同的角度來談論一個大主題,有種讓我們吸收比較廣泛資訊的意謂,這或許是因為所有人文藝術學科的博士生是一起上這些共同必修課的。這些課程結束前都以一篇2000-3000字不等的小論文作結尾,內容上都是批判評述(critical review)的性質。例如,在基礎哲學課堂「闡釋和問題的本質」的期末作業中,我比較了兩位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和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權力論述與我的視覺化研究的關係,並說明他們觀點的同異之處。而在「質性方法和批判分析」的作業中,我對自己的方法學進行評述(連結),討論文本的使用在數位媒體創作中所應該具有的面向。在50分及格的標準下,這兩門課的作業都拿到了70分,這對第一年的研究是很好的回饋。不過還是常有表達不清楚之憾,要加強自己的閱讀寫作,畢竟我們必須持續透過書寫來思考。
2012年12月,我提交了研究計劃「視覺再現的重思:一個資訊視覺化的美學探問」(Rethinking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 Aesthetic Inquiry into data visualisation),主要的研究問題是:一、傳統藝術上的美學與數位化的資訊視覺化,如何能夠互相交流關聯,以走向新的境界?二、形而上的哲學(例如:道家美學之實虛、無常、動盪)是否能夠在數位媒體創作的實踐中,提供新的討論面向?我也同時希望能在數位媒介中結合自己過去的創作方法。這個研究計劃依照老師Brigitta Zics的建議,寫得比較廣泛一些,主要是因為對於問題尚未深入,可以避免錯誤,日後也可以依據研究的過程來調整方向,符合由淺入深的概念。
2013年5月9日,我參加第一年博士生共同舉辦的研討會:「跨越藩籬」(Breaking Boundaries: Ph.D. Conference 連結),我在20分鐘的講座中分享「轉輪之眼:實驗性的身體資訊視覺化專題」(Saṃsāra Eye: An Experimental Motion-Data Visualisation Project 連結)。我敘述最近的創作「轉輪之眼」和它背後的理念和相關論述,包含了體現哲學(embodiment)和科技中的身體(body in technology)等面向。我也試著把研究計劃中關於資訊視覺化的方向,延展到身體的問題上,這主要是引用了梅洛龐蒂將視覺與身體視為無法分割的觀點,以及當下在互動介面中,視身體為中心的概念。在場的其他博士生也提出了關於作品應如何透過視覺,呈現出背後深度思考的問題,給了我更多思考的空間,也體會到不同的人群對於作品會有不同的詮釋。關於3D視覺上的設計,目前還是不滿意,因為太過生硬。主要還是礙於程式撰寫技巧不足,日後會再更新,讓觀賞者可以透過細緻的影像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創作研究
這一年的創作目標,主要還是盡快熟悉程式撰寫的方法,我從最基本的Processing開始,還好有Tom Schofield和Pengfei的幫忙,前半年做一些滑鼠互動的影像和小實驗,後半年開始用OpenNI和Kinect做連結,就可以進行身體偵測提供互動的機制。這一年下來完成三個主要專題:
第一個專題是2012年12月完成的資料視覺化專題,將新堡大學Kings Gate大樓裡一整層樓的感測器資料以視覺化方法呈現的「能量感測計劃」(Sensing Energies: TEDDI sensor data visualization, 2012)(圖一/連結)。另一個專題是2013年4月間,將新堡街道上行人移動以曝光值來呈現的「靈光計畫」(Spirit Exposurer, 2013)(圖二/連結)。最近期的是2013年5月初步完成的互動空間「轉輪之眼」(Samsara Eye, 2013)(圖三/連結),偵測觀賞者的身體動作並給予影像與聲音的即時回饋,探討身體在科技中的看與被看,以及嘗試與形而上經驗(如宗教)的聯結。這三個主要創作計劃都是與Brigitta和其他博士生討論下逐漸完成,也保留繼續發展的空間。對於我自己而言,這一年在Culture Lab裡的技術分享工作坊幫助很大,讓我吸收到新的互動程式編寫技巧,這包括如何在Processing中使用Kinect的數據。
目前想針對Kinect多做一些專題,來探討新的身體偵測技術在藝術實踐上的可能性,也探討身體動作與觀看、身體動作與聲音的關係。
理論研究
這一年來體會到最困難的部分,是如何看很多書,在腦中進行整理,然後用平易的字詞,來敘述自己的觀點。這是Brigitta一直強調的,她認為我用的大辭彙(big word)太多,例如像是「數位美學」(digital aesthetics), 「反身性」(reflexivity)等等,這種字詞只要在寫作中提到,就必要給與清楚的定義,否則會讓論文顯得浮誇、模糊難懂,或是有種自己根本不懂就寫進去的疑慮。她認為一個藝術家/研究者的觀點,要盡可能讓非本專業的人可以理解,如此的寫作才有脈絡、才具有意義。概念可以很有深度,但敘述要淺出。
以下簡略分享我在5月28日剛完成的,現階段的文獻探討:「身體的角色」(The Role of Body),目的是透過書寫,在現有的互動藝術、視覺文化與理論中釐清自己關於身體與感知的問題,並闡述創作的動機。這僅是初步的文獻探討,未來會隨著研究進度再更新:
1.身體意象的轉變(Changing Representation of Body):以傑柯梅蒂和法蘭西斯培根做開頭,說明從存在主義之後身體意象的轉變,敘述身體在影像、空間裡能夠反映出的社會現實。最後敘述互動媒體、網路中的身體意象,闡述以身體意象做為研究的主軸的重要性。
2.非物質性的身體(Non-Physical Body):回歸到體現問題的根基: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來說明身體做為認知的核心,援引馬克漢森(Mark Hansen)的近作說明身體的虛擬性及非物質性。
3.美學體現與反身性體現(Aesthetic and Reflexive Embodiment):舉出藝術家的作品做為例子,說明我對體現知覺的看法,闡述身體在科技中的經驗如何能夠做為觀賞者美感的充實和反思的條件。
4.後人類與賽柏格的想像(Imagination of Transhuman and Cyborg):回歸到後人類與賽柏格,從大眾文化(如電影、科幻小說),說明人的身體不斷被挑戰、被延伸的面向。
5. 身體的超越生物性(The Body will Not Stop Being Biological):以尤金薩克(Eugene Thacker)的近作為主軸,談生物科技與資訊科技的結合所導致的人體生物性的模糊,身體成為計算機,生體的生物性不斷被超越,於是身體的界限成為討論的焦點。
關於指導教授
為了能吸收不同的觀點,已經請在室外展演與互動音樂方面富有經驗的John Bowers教授成為我的指導老師,目前已找齊三位指導老師(John Bowers, Brigitta Zics, John Shearer),前兩位分別指導互動音樂與互動藝術領域,後者是提供程式設計方面的協助。
整體而言,第一年就給自己打65分吧。
好的是,一切都順利通過、該進步的有進步。
壞的是,閱讀寫作跟創作的深度不夠,感覺應該試著跟其他藝術家合作,期待二年級可以開始參加國際性的研討會及展覽交流。